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范文篇1
――高晓松
关于房子,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。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,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,外表看起来很普通,面积也不是特大,但是特别安静。
这地儿都没动过,也没装修之说,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,很老很旧。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,有一个家,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,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,我们也在感慨:后边的院子多好啊,出门就是操场、游泳馆,还有漂亮的女生,白发的先生;四周的邻居,随便踹开一家的门,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,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,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。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,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。我找到人家家里,打开字条一看,哦,你是那谁家的孩子,那你讲吧,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。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,它让你透气,而不是豪华的景观、户型和装修什么的。
2007年,我们搬了出来,因为家人都在国外,我又不在清华教书,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,后来我去了洛杉矶。
郑钧有一天跟我说,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,成了精神病;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,成为艺术家,你就是那后者,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。不过,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,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,也算不上中产阶级,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,那我就去旅行。
平时除了听听歌,看看电影,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。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,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,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,再去下一个地方。我妈也是,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,我妈现在还在流浪,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。
我妹也是,也没有买房,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。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,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,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。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,叫做“彩虹之上”,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,哥,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,好开心。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,与酋长族人喝酒,他们的笑容晃眼睛……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,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,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。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,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。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,然后我俩都不买房,就觉得很幸福。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,生活有诗和远方。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。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,那你这一生就完了。生活就是适合远方,能走多远走多远;走不远,一分钱没有,那么就读诗,诗就是你坐在这,它就是远方。越是年长,越能体会我妈的话。
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范文篇2
2002年9月初,咸阳民族学院操场上,新生们正在进行军训,大家站军姿,一个个把身子绷得紧紧的。
陈国琴身后的男生低声问她:“你是云南人?”“你觉得我像云南人?”“我看到你的银镯子很漂亮,是云南的纹饰……”教官断喝一声:“站军姿还聊天,刚进大学就想谈恋爱,这么迫不及待?”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,陈国琴的脸红到耳根。
两人被罚在太阳下多站了半小时,男生自报家门,他叫苟建林。酷热难当,陈国琴心里生出小小的怨恨。
军训结束后,苟建林每天晚上必去女生宿舍楼,让管理员去叫陈国琴,可陈国琴从不肯出来,只是躲在窗后偷偷地看着这个胆大妄为的男生。一天,同宿舍的女孩去打水,回来时嬉笑着告诉陈国琴:“你在暖瓶上贴了名字,苟建林看到就抢着帮我打水,还说以后我们宿舍打水都归他包了!”陈国琴羞涩之余感到有一种异样的情感在萌生。
一天傍晚,陈国琴和好友聊天。好友问:“你有喜欢的男生吗?”陈国琴悄悄指了指正在远处打篮球的苟建林。好友颇为吃惊:“你还真喜欢上他了,他看上去可是坏坏的啊!”
少女的心扉什么时候被他撞开了,他到底有什么优点?陈国琴自己也不清楚,这个男孩明目张胆的追求,让她既喜欢又觉得不靠谱。
4年里,陈国琴从未应允过苟建林的追求,也从未和别的男生谈过恋爱。女生们都习惯了苟建林站在宿舍楼下的喊声:陈国琴,要打水吗;陈国琴,有衣服送洗衣房吗;陈国琴,一起去吃饭吧……这个顽皮而又有几分狡黠的男生,成了女生心目中男友的楷模,陈国琴也习惯了被他喜欢。
2006年临近毕业,陈国琴从网上观看了一个纪录片,得知墨脱是高原海拔最低、景色最美的地方,墨脱中学是那里唯一的中学,全县八乡的孩子都在那儿读书,而那里又急缺教师。陈国琴当即定下了毕业去向:去墨脱中学任教。
苟建林已在成都一所中学成功应聘,得知消息后他闷闷不乐地说:“别去吧,我在成都帮你找一份工作。”可陈国琴不喜欢城市的浮华,沉默良久,她摇摇头,随之,她的心不由得一痛:青葱岁月里的淡淡恋情该结束了。
分别在即,昏暗的灯光下,陈国琴发现苟建林的眼里蓄满了泪水,她的心再次发痛,这个一向嘻嘻哈哈的男孩竟也有掉泪的时候。“我们可以写信。”为了安慰苟建林,陈国琴留下墨脱中学的地址。可是她不知道,会不会有信寄给她——校园之恋无疾而终,从此天各一方再不往来,这样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,更何况他们之间从没有过海誓山盟。
6月,陈国琴奔赴墨脱中学报到。从拉萨到八一镇,再从八一镇坐车到波密,折腾了三天两夜,陈国琴已是疲惫不堪,而剩下的140公里山路还要靠她的双脚去走。
等了6天,陈国琴才遇见了几名去墨脱的“脚夫”。听说她要结伴而行,几人惊诧地说:“你是第一次去墨脱吗,那可不是一般人走得下来的。”
路途上,莽莽林海山花怒放,高山湖泊飞流急瀑,陈国琴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几乎无车可进:泥土松软的小路,每过一段就会被溪流和瀑布隔断,大家用头顶着沉重的物资在齐腰的水中搀扶着行走,还要小心提防随时会发生的塌方和泥石流。结伴而行的脚夫对陈国琴非常照顾,但她还是好几次体力不支,瘫坐在路边,她觉得自己永远走不到墨脱了。
5天后,墨脱,这个中国最边远的县城终于呈现在大家眼前。远远望见山坡上有一幢小楼,竖着一杆五星红旗,脚夫们告诉陈国琴:“那就是墨脱中学。”累到极点的陈国琴“哇”地一声大哭起来。
陈国琴是学校里唯一的大学生,为此学校给她分配了一间单人宿舍。扔下行李,她立刻伏到桌上给苟建林写信。校长周国仁说:“你是不是在写信,咱们这里寄不出去啊。”陈国琴这才知道,墨脱不通邮,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基本上靠电台。另外,县政府机要科有一部卫星电话,可打电话需书记、县长批条子,要排队十天半个月才能轮到,而且电话还时常断线。陈国琴顿时傻眼了。
彻底与苟建林断了联系,陈国琴这才突然意识到,自己竟如此想念他。
二
终于盼到学校放暑假了,陈国琴要去成都见一见苟建林。临行前,她想先给他打个电话。周校长得知后,找到县领导求情,帮她提前申请到打电话的机会。
送陈国琴去县政府的路上,周校长忧心忡忡地说:“电话是打给你男朋友吧?以前分配来的大学生都走了,但学校需要你们,我真希望你能留下。”陈国琴想起:一个月前,当自己把千辛万苦背来的学习用品分给学生时,他们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开心,而是有些冷漠——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别离,习惯了新老师带着热情而来,又带着他们的希望而走……陈国琴一阵心酸。
电话终于打通了。苟建林兴奋地大叫:“国琴,你什么时候回来,我去墨脱接你!”由于电话信号太差,陈国琴只匆匆说了句:“等我去找你,有好多话想跟你说……”电话就断了。
7月4日,陈国琴从墨脱出发。不料,半路上道路塌方,她只好就地等待道路修通。两天后,同行的脚夫们带的干粮不够,纷纷返回,陈国琴仍然坚持。7月8日,天气骤变,陈国琴发起高烧,呼吸困难。几名修路工人得知她是中学老师后,将她背回了墨脱。
陈国琴苦挨一个月,路终于通了,她再次启程。却又赶上雨季,瀑布在山上飞溅,石头被冲得湿润圆滑,她每走一步路都要小心翼翼。道路两旁一面是百鸟啼啭的原始森林,一面是稍不留神就会被冲下去的悬崖峭壁,陈国琴和大家一起风餐露宿,归心似箭。
辗辗转转,终于到达成都,陈国琴撑不住了,再次发烧,被送到医院。经诊断,她患上了肺炎、肺气肿、重度鼻炎。抗生素至少要打3天。陈国琴哭了,3天后她就得返回墨脱啊。她只好打电话给苟建林:“我们这次是没法见面了,明年吧……”
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范文篇3
散步回来已是7点左右,樊雅婧买回早餐,将稀饭一勺一勺喂给妈妈。8点,护士过来打针。樊雅婧抽空洗好衣服,便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旁。妈妈睡着了,她得盯着,怕妈妈的手乱动——每天要输好几瓶液,手受到压迫容易浮肿。
中午12时30分,樊雅婧安顿好妈妈,坐公交车赶往黄石三中。她是这所学校的实习老师,中午和晚上指导学生画画。两个小时后下课回来,她又推着母亲去做理疗。吃完晚饭,再往学校赶,深夜10点后才能返回。等妈妈睡着了,她还要备课、看书,直至凌晨……
自从把妈妈带到黄石,她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。
把妈妈带在身边
2011年7月17日,湖北师范学院女生宿舍楼18栋521室的门突然被推开,来自江西省余干县信丰乡的樊雅婧用轮椅推着母亲苟桂芳走了进来。暑假留校的同寝室女孩儿都惊呆了。明白事情的缘由后,她们连忙为苟桂芳倒水、擦脸、铺床……
同学的热情让樊雅婧很感动,她对大家说:“不管怎么样,我一定要把妈妈带在身边。不过请大家放心,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。”说完这句话,樊雅婧努力展现出笑容,她的同学却哭了。
几个月前,苟桂芳突发脑出血。樊雅婧回家后,不眠不休地守了一个多月,妈妈才苏醒过来,但左半身失去了知觉,生活难以自理。当时他们家已是家徒四壁,再也拿不出钱来继续做康复治疗了。
远在江苏乡下的舅舅闻讯赶来,要将妈妈接回娘家。一场争执之后,继父离开了家,舅舅则把妈妈带回了江苏乡下。
舅舅是一个普通农民,家里有孩子,姥姥也80多岁了。上有老,下有小,再加上永无止境的田间劳作,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。
那年夏天,一放暑假,樊雅婧就急匆匆地赶到舅舅家,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妈妈。可那是怎样一个妈妈啊,44岁的她看上去苍老、邋遢,舅舅因为要忙农活根本照顾不到她,两个小时翻一次身对于她来说,也成为奢侈的梦想……
见到女儿,妈妈哭了。而在樊雅婧的记忆里,妈妈那双美丽的眼睛里向来只有微笑,尽管她的人生并不总是充满欢乐——14年前和丈夫离婚,与儿子樊孟飞骨肉分离;两年后,她带着雅婧嫁给并不富裕的后夫,与后夫一起抚养包括雅婧在内的6个孩子。而今,孩子们终于长大,她却病倒了,曾经相依为命、以为可以白头偕老的那个人竟因为无力承担撒手不管了。
樊雅婧马上给妈妈洗澡、擦药、换床单被褥,又把所有脏了的衣物洗得干干净净。做完这一切,她的手指都被磨破了。她本能地跑到妈妈面前,想撒撒娇,但妈妈失神的眼睛提醒她——现在,更需要照顾的人是妈妈。
就在这时,妈妈的眉头皱了一下。聪明的樊雅婧一下子猜到了什么,掀开被子,果然发现妈妈尿床了。她飞快地帮妈妈换好衣服和褥子,这时,失语的母亲哭了。
樊雅婧把妈妈抱在怀里,说:“妈,跟我走吧!我要让您活得体体面面的。”她不能让病重的母亲觉得自己是拖累,更不能让她每天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。
苟桂芳试图摇头,但只能用眼泪表达对女儿的不忍。樊雅婧扶她坐好,一边给她梳头一边说:“妈,女儿照顾您天经地义。人家都说妈妈长得漂亮,我必须让您恢复美女本色,我们俩要一起活得漂漂亮亮的。”
那天,樊雅婧躺在妈妈身边,试着去拉她的右手,那消瘦的手让樊雅婧心头一颤,她忍不住说:“妈,我想跟您说说话。”
“妈,我现在在校外的美术培训班做老师。”黑暗中,樊雅婧虽然看不见妈妈的表情,却能够感觉到妈妈的意外。要在以前,妈妈一定会说:“你个小丫头也能当老师?”樊雅婧接着说:“每个月可以赚1000多元呢!差不多是您在农村老家一年的收入了。”
说着,樊雅婧起身下床,从包里掏出钱放在妈妈手里:“妈,您数数这是多少钱!以后,我要教更多的学生画画,既巩固自己的画功,又给咱娘儿俩赚了花销,您就负责坐在家里专门帮我数钱……
“妈,在回来的路上,我想好了,我马上就大四了,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上课,肯定能挣足够的钱给您治病了。等您好起来,咱开个画店,您给我打工,帮我卖画。哦,不,您当老板娘,我给您打工,好吧?
“妈,好日子全在后头呢。您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先把身体养好,跟着我享福。”
妈妈用右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脑门儿。尽管屋里黑咕隆咚的,但樊雅婧知道妈妈一定笑了——原来,跟妈妈说悄悄话感觉这么好。她曾经以为自己越大,与妈妈的代沟也会越深,以至于上大学后都不怎么和妈妈说心里话了。现在她明白了,所谓代沟,都是人为造成的,孩子大了,就不愿意给父母了解自己的机会了。
尽管舅舅和姥姥都反对樊雅婧带妈妈上学的决定,她还是推着轮椅,带着妈妈走出了舅舅的家门,把妈妈从江苏一路辗转带到了湖北黄石。
或许是因为舟车劳顿,妈妈到黄石的第二天凌晨,就因突发脑出血入院抢救,生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。
您就是我最美好的责任
在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,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抢救后,苟桂芳度过了危险期。这个难关的顺利渡过,让樊雅婧对未来的日子有了信心。
后来,樊雅婧在妈妈的床头做了一个橙色的玩具,学油画专业的她知道颜色可以调理一个人的心情,她希望这个玩具的颜色能驱散妈妈心里的阴霾。
开学后,同学们知道了樊雅婧的情况,自发组织了捐款。不到一周时间,全校师生就募捐了2.5万元,接着又收到许多来自社会的捐助。此时,妈妈的眼神里却有了成为负担的愧疚以及被帮助的不安。
思前想后,樊雅婧决定拿出1万元捐给黄石市慈善总会,慈善总会用这笔钱成立了黄石“至孝慈善基金”。而后,她对妈妈说:“我这样做,既可以帮助别人,也能让您心安。花人家的钱,是为了留住您这座青山,所以您得好好活着,将来咱也送给别人温暖,好不好?”苟桂芳点了点头,笑了。
只是那笑容如此短暂,很快妈妈的脸上又布满了忧伤——继父的离去始终是她心里最深的痛。一天晚饭后,樊雅婧将妈妈推到宿舍楼下的院子里说:“妈妈,我想跟您说说我爸。不管怎么样,您必须承认,没有爸的供养,我不会读这个大学。这些年,是他给了我们一个家,您第一次手术,他已经把家底掏空了,没有力气再去付出了。所以,对我爸,能不能不要再恨了?”
晚上,妈妈熟睡之后,樊雅婧到走廊尽头给远在江西的继父打了个电话:“爸,我和妈妈从来就没有怪过您,真的,我们对您,唯有感激……”
两天后,继父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母女俩面前,还带来了从邻居那儿借来的500元钱。苟桂芳看着眼前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人,什么也说不出来。然后,她对女儿做了一个吃的动作,并且用力画了一个圆。樊雅婧心领神会:“听您的,走,咱吃大餐去!”
在饭馆,樊雅婧不停地给继父夹菜,所有尴尬都在这充满爱意的动作里释然了。
几天后送继父走时,樊雅婧落泪了。瞬间无助的感觉,让她明白自己必须强大起来,成为一个可以为自己的命运掌舵的人。继父回去后东挪西借,又给樊雅婧寄来3000块钱。
一天,在去医院的路上,樊雅婧看到一对亲昵的母女从身边经过,不由心里一酸。她随即用手机发了条微博:“眼前走过一对‘勾肩搭背’的母女,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,眼泪不禁流下来,心也跟着绞痛起来:什么时候才能这样带着妈妈去逛街?”
到了医院,她发现妈妈还没有睡。“美女,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广阔的,是桂芳同学的胸怀。”樊雅婧拿腔作调地跟妈妈开玩笑。
苟桂芳会心地笑了,嘴角现出优美的弧线,樊雅婧急忙掏出手机拍照:“保持住,保持住!我得让您看看自己笑起来多么倾国倾城!”
看过自己微笑的照片,苟桂芳更开心了,樊雅婧借机以命令的口吻说:“桂芳同志,以后只有这样笑口常开,好运才能自然来,听见没?”
妈妈用右手比画出一个OK的手势。樊雅婧搂着妈妈,温热的泪水模糊了眼睛。
从此,微博成为樊雅婧的“自留地”,平常日子的每一个感动,妈妈的每一个进步,她都会用微博记录下来。
还给世界一位美丽的母亲
日复一日的奔波,樊雅婧非但没有疲惫,反而越来越爱笑了。
“美女,用膳了!”
“桂芳,严禁您以后用手势说话,再难也要用嘴说出来。”
“今天发工资了,要不要去个没人的地方,让您帮我数数这一大把钞票啊?”
这是樊雅婧跟妈妈说话的方式。这样平等的交流方式,让愁眉苦脸的苟桂芳日渐开朗,她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恢复自己的语言功能。每进步一点点,都会得到女儿的香吻。同病房的病友看着活宝般的母女俩,眼神无比羡慕——原来,苦难也可以玩笑着面对。
每当有学生称樊雅婧“樊老师”,苟桂芳都有浓浓的骄傲在前,深深的依赖在后。
一天,母女俩正聊着天,樊雅婧突然说:“妈,您知道吗?我现在每叫一声妈,都觉得那么幸福。”那一刻,苟桂芳明白了,为了女儿能有妈妈叫,为了女儿能有妈妈可以照顾,自己必须乐观而有尊严地活着。
2011年9月28日,苟桂芳生日。这一天,她收到快递员送来的11朵玫瑰,花束中有一封信,上面写着:“美女妈妈,11朵花代表一生一世,也代表我爱您一生一世。妈妈,谢谢您给了我机会,让我知道什么是陪伴的幸福。美女妈妈,生日快乐!天天快乐!您的忠实粉丝:婧婧。”
那天,苟桂芳破例没去做康复训练,在护士的帮助下,她反反复复地念女儿写给她的信——女儿给了她一个惊喜,她也要还女儿一个惊喜。
晚上7点,樊雅婧和同学们到了病房,给苟桂芳带来了一个生日蛋糕。苟桂芳虔诚地许下心愿,吹灭蜡烛之后,拿出女儿写给她的信,一字一句艰难地念着。用了半个多小时,直到汗珠一颗颗落下,她才把那些话逐字念完。在信的结尾,苟桂芳加了一句:“小——美——女,我——也——爱——你。”每一个字,都念得那么清晰。
樊雅婧泣不成声,泪眼模糊中,她向妈妈伸出了大拇指……
2011年12月7日,苟桂芳被确诊为烟雾病,这是一种脑底部动脉主干闭塞的脑血管疾病。医生说这种病国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。对此,樊雅婧虽然感到束手无策,但她对医生说,只要能让妈妈活着,只要母女俩能相依相伴,她就什么都不怕。
对于将来,樊雅婧有一个梦想,她想和妈妈一起开一间服装店,里面配上自己的画。
“我要妈妈将来一直都这样幸福地活着,要她看见我完美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……反正,妈妈能活多久,我就要让她幸福多久。”
【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(收集3篇) 】相关文章:
三年级日记精选6(整理3篇) 2024-08-25
我的日记精选(整理4篇) 2024-08-24
三年级日记精选[5](整理3篇) 2024-08-24
我的日记精选10(整理6篇) 2024-08-23
我的日记精选6(整理3篇) 2024-08-19
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(整理9篇) 2024-08-16
优秀日记[精选](整理5篇) 2024-08-12
王维《山居秋暝》读后感(整理15篇) 2024-09-11
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(收集3篇) 2024-09-11
秋的作文(整理7篇) 2024-09-11